直播间变赌场?治理“直播带赌”刻不容缓
打开直播App,本该是才艺展示、商品推介的画面里,却暗藏着“以小博大”的陷阱。
近年来,随着直播行业的爆发式增长,“直播带赌”这一新型赌博形式悄然蔓延,从城市到农村,从上千名参与者到上亿资金流水,其隐蔽性与危害性正不断突破监管防线。
“直播带赌”花样繁多,常以娱乐游戏的面目迷惑大众,将赌博行为伪装成“互动玩法”。
盲盒折现套路:玩家充值购买虚拟货币获得抽盲盒机会,抽出的礼物可通过主播兑换成“金币”,再用“金币”继续参赌。这种“虚拟货币-礼物-现金”的转换链条,让打赏行为变成隐蔽投注,不少人在“抽盲盒”的刺激中倾家荡产。
2025年2月,都昌县公安局接到举报,某语音平台直播间的“钻石盲盒”活动疑似涉赌。侦查发现,该平台以“1:10充值金币抽盲盒,开出钻石可1:1提现”为诱饵,通过算法控制中奖概率,多数参与者血本无归。平台还采用“三级分销”模式拉新,运营半年涉及参赌人员近2000名,累计吸纳赌资超千万元。最终警方跨省收网,抓获王某等4名核心成员,冻结涉案资金200余万元,扣押电子设备23台。(来源:法治日报)
直播引流招募:主播在公开直播间只展示麻将桌一角,用“组队玩游戏”等话术引导用户添加社交账号。转入私密群后,主播会介绍“220硬开”“闭10”等黑话,明确“下注-通关-分奖”规则,通关者可拿走所有参与者的下注资金。主播每局抽成10%-15%的台费,不少群从下午开到凌晨。
2024年年初,永昌县公安机关摸排出一个网络黑彩赌博的特大犯罪团伙,长期通过“快手”直播间推广引流招募赌客,线上组织农村人员进行网络赌博。2024年后半年,进行统一收网,抓获犯罪嫌疑人16人,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6人,冻结涉案赌资50万元。(来源:法治甘肃网)
这种乱象的滋生并非偶然,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一方面,直播的强互动性与高传播性为赌博活动提供了天然温床;另一方面,部分平台与主播的利益捆绑,使得违规行为被默许甚至纵容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部分年轻群体对盲盒、竞猜等玩法的追捧,正成为不法分子渗透的突破口。
尽管“直播带赌”的危害性已逐渐显现,整治的紧迫性日益凸显,但在实际执法与监管过程中,仍面临诸多阻碍,导致打击难度持续攀升。
1.隐蔽性强:打赏、抽奖的外衣掩盖了“投注-输赢-变现”的赌博本质,甚至用“土特产”“福利”等暗语规避关键词监测。
2.流动性大:赌客通过虚拟账号参赌,身份与资金流水难以核实;组织者常流窜于废弃厂房、农村民房等地点,甚至将服务器设在境外,大幅度增加了警方的抓捕难度。
3.传播迅猛:主播通过朋友圈社交群推广,以“传销式”层级发展下线,短时间内可集聚大量赌客。
4.迷惑性高:正版App里的公开直播让用户误以为“无违法风险”,部分年轻群体更是将其当作“潮流娱乐”。
“直播带赌”以娱乐为外衣、以利益为诱饵,不仅掏空了参与者的钱包,更扰乱了直播行业秩序与社会风气,其危害性已对公众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威胁。
当前,整治“直播带赌”不能仅靠单一部门的打击,还需平台强化审核监管、执法部门优化侦查手段、社会加强宣传科普,形成多方合力。同时,公众也需提高警惕,认清游戏套路的赌博本质,远离“以小博大”的诱惑。

版权说明: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如有信息内容、侵权等问题,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处理。
直播间变赌场?治理“直播带赌”刻不容缓
黑灰产业链运作曝光,规模大到超乎想象!
戒不掉网赌?那这几个真相你一定要知道!!
靠直播 “带赌”,发展600多人参与境外网络赌博,主播被判刑
犯罪团伙诱骗个人信息,竟注册高达613家公司!黑产乱象曝光!
因为网赌,“我”差点丢了爱情和未来
警惕身份冒用!微信如何自查身份证是否被他人绑定?
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——金融日预警:网络犯罪新套路
法治亮剑!网络安全“靠人民”,更需每个人懂法守法!
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——智防电信骗局·守护数字财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