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让直播间抽奖游戏成为赌博“温床”
近年来,随着潮玩、盲盒等商品在年轻群体中的热度不断攀升,直播平台上涌现出了一系列以此为载体的新型玩法,如“对对碰”“消消乐”“推推乐”等。这些玩法原本旨在为消费者增添乐趣,提升直播互动性,然而在部分主播的操作下,却逐渐异化为赌博的“温床”。
有媒体报道,近期一些网络直播平台的主播利用概率类游戏诱导消费者“以小博大”,疯狂下单。他们先是在直播间的抽奖游戏中设置了大量的普通奖品,这些奖品的市场价值往往远低于消费者的投入,同时宣称消费者有机会抽中“隐藏款”,并承诺会以现金高价回收这些“隐藏款”,以此吸引大量消费者疯狂下单,但实际上这些“隐藏款”被抽中的概率极低,远远不及主播所宣传的高概率。不仅如此,有的主播还通过隐晦的语言和暗号规避平台监管,甚至引导消费者去往其他平台用现金参与游戏,这种行为已经明显涉嫌赌博。
面对这一乱象,部分直播平台已经开始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,如要求主播向消费者明确商品详情、玩法规则及中奖概率等。然而这些措施并未能完全杜绝赌博行为,部分主播仍在利用平台监管漏洞进行违法活动。
为有效遏制这一现象,直播平台需进一步加强监管,完善规则和审查机制。可以通过关键词检测、直播行为分析等技术手段,实现对直播间的实时监控和事后审查,及时发现并处理违规行为。同时,建立健全的举报机制,鼓励用户对平台内涉嫌赌博的游戏活动进行举报。
此外,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直播平台的监管力度,设立专门的举报渠道,对于相关举报线索及时跟进处理。对于确认违规的主播和相关账号,应依法依规严肃处理,绝不姑息。同时,加强对直播平台运营者的培训和指导,提升其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。
消费者自身也应提高警惕,增强辨别能力。在参与直播平台的概率类游戏时,应仔细阅读玩法规则和商品详情,了解中奖概率和奖品的实际价值。对于承诺现金回收奖品或直接引导现金参与的游戏活动,应坚决抵制,并向平台举报。
直播平台上涉嫌赌博的行为严重破坏了网络秩序,唯有直播平台、相关部门和消费者三方共同努力,加强监管、提高警惕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,才能共同营造一个健康、有序、安全的网络环境。
(来源:人民法院报)

版权说明: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如有信息内容、侵权等问题,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处理。
网警提醒:七夕浪漫需警惕 筑牢“心防”识骗局
新型“育儿补贴”诈骗现身!如何防范?
“高薪兼职”或涉嫌诈骗 当心成为电诈“工具人”
净网:警惕因支付密码简单而被盗刷,安全是共治的防线
净网:护航新学期 筑牢网络安全门
男子被骗后上网找警察帮忙,结果...
警察为什么不帮我把被骗的钱追回来?统一回复:
去中心化犯罪有哪些特点?
网警护航 | 高考录取季 警惕“通知书”陷阱
四大电诈陷阱曝光,法官手把手教你绕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