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立公司账户帮不法分子洗钱——糊涂打工仔被诉
帮别人注册公司就能“躺平”赚大钱,一次提成高达近万元。听到这样的兼职信息后,田某不由心动,却怎料刚完成注册并出售公司账户不到一个月就被刑事拘留。近日,湖北省阳新县检察院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对田某提起公诉。
“请你帮帮我,我被骗了7.5万元,现在对方已经把我拉黑了!”今年7月,家住阳新县的柯某焦急地跑进派出所对民警说道。民警仔细询问后发现,柯某当天上午被拉进一个社交群,群里有人发了一个可以领取购买电器大额优惠券的网址。进入网站后,柯某按照客服要求支付了3000元定金。但随后客服却以系统有问题、手慢未抢到为由,诱骗柯某又先后支付了4笔不同额度的定金,共计7.5万元。然而,等柯某因未抢到券再次询问客服时,却发现已被对方拉黑。
接到报案后,公安机关立即立案开展侦查,发现柯某被骗的转账中有1.5万元已被转至田某名下的对公账户。至此,田某帮助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的行为败露。8月4日,公安机关将田某刑事拘留。
原来,今年7月,在广州打工的田某无意中发现一条内容为注册公司的兼职信息。与对方联系后,对方告知田某需要用田某身份证开办公司账户,并向田某允诺事成之后即向其支付6000元的报酬。在金钱的诱惑下,田某虽明知对方可能从事违法犯罪活动,仍从广州前往陕西,用本人的身份证注册了一家公司,并开通了对公账户。办完手续后,田某收到了对方支付的8815元报酬(含在此期间的路费、生活费)。事情办结后,对方所有人员全部销声匿迹。
10月23日,公安机关将田某移送至阳新县检察院审查起诉。经查,田某提供的公司对公账户确实被他人用于犯罪行为资金结算,转账汇入共计502万余元。该院认为,田某明知其对公账户会被用于违法犯罪活动,仍将自己名下的对公账户提供给他人用于资金支付结算,情节严重,其行为已经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,依法应予以刑事处罚,遂依法对田某提起公诉。目前,该案正在审理中。

版权说明:本站部分文章转载自网络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如有信息内容、侵权等问题,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处理。
网警提醒:七夕浪漫需警惕 筑牢“心防”识骗局
新型“育儿补贴”诈骗现身!如何防范?
“高薪兼职”或涉嫌诈骗 当心成为电诈“工具人”
净网:警惕因支付密码简单而被盗刷,安全是共治的防线
净网:护航新学期 筑牢网络安全门
男子被骗后上网找警察帮忙,结果...
警察为什么不帮我把被骗的钱追回来?统一回复:
去中心化犯罪有哪些特点?
网警护航 | 高考录取季 警惕“通知书”陷阱
四大电诈陷阱曝光,法官手把手教你绕行